不,应该是,人活着,就要有点想法。学语文也是如此。
但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却很少看到有想法的人,或者说,他们的想法往往都是中规中矩:按照老师说的去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老师所要求的任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也就视为语文学习的任务完成了。学生的精明迅速会发现一个问题:寡人之于语文学习,可谓尽心焉耳矣,而分数不加高,成绩不提高,兴趣不见高,何也?而某某同学并不见他怎么学语文,每次都是班上前几名?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面对过许多学生这样的疑问,因为在我们身边这些同学始终是“用功的大多数”而成绩却不如他意;也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为这些许多学生解答过这样的问题,给出的招数众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为什么?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的学生往往都是在被驯服中长大的,“听话”“服从”“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仍然是指引现实教育不二法则;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没有想法,或者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去随意顺从别人的——只要是家长和老师的——想法。
我曾对那些语文一直学得不错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语文学习发生过较大进步的孩子进行过观察,十多年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性的特征,就是“有自己的想法”。
什么是“自己的想法”?想法就是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识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他所做的必然是经过他想过的,思考过的。有时候,这种想法是奇思怪想,是对耳熟能详的事物霎那间产生的怀疑和叛逆;有时候,这种想法是奇思妙想,是对新鲜事物产生的才华横溢的念头;有时候,这种想法是想方设法,表现为对困难重重的窘境寻找恰当的办法去解决、去走出。
有了想法,自会学有兴趣,自会习有识见,自会断有甄别,自会行有坚守。
有了想法,自会打破常规,自会谋划人生,自会直面困难,自会寻找办法。
我们的学生学习已经在常年机械而重复的、习题叠加中消磨了个性,殆尽了自己的想法,变成顺从而听话的小绵羊。其实,在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独特的自己,都是一个自足自在的“小宇宙”,但这个自己往往都已经被遮蔽了。有的老师把语文教成了如同嚼腊的“鸡肋”,还怨怪语文成了小娘养的,不去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的所谓“兴趣丧失”和“习惯养成”上一味责怪,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集腋成裘、积重难返。
所以,恢复一个孩子独特的自己,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所在。
我在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三个做法,可能对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培植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帮助。一个是“经典语文:60秒的语文人生”。每节语文课前,我在黑板上抄写一段话,这些话都是我自己阅读积累下来的触动我心、启我思考的句子,这些句子既成为学生不知不觉之间练字的范本,也是引导他们阅读的牵引,更会成为提升他们人生识见的启迪。有一个不是教育界的陌生人在微博上看到我的“经典语文”,留言道:“你上课每次都写一段话吧,而且我感觉你写的都是很美的那种,上课前给人的感觉很好,让孩子们有心情上好课啊。” 从十多年来学生的反应来看,确实如此;而且,孩子们一见我走进教室,便拿出本子习惯性地等我书写,以至于很多次在分班之后,孩子们在语文课前拿出本子等待抄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金玉良言”而不得时,才猛然发现“原来已经不是在洪sir的班上了”。二是“五分钟演讲:成就我的人生梦想”。每节课前五分钟,学生用来演讲,每个学期一般进行两轮,每一轮都有一个固定的话题,如“自己我谈”、“名著我读”、“梦想我有”、“我的阅读史”、“时事我评”、“经典我赏”等,同学演讲后,分别由同座点评和自定一名同学点评,教师小结。三是在课堂活动中,突出“表达”两字。什么是表达?我用三句话来表述:第一是不管是口头表达重于书面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重于口头表达,最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表达,想什么决定了你说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想决定了你怎么说和怎么写;第二是对一个问题或话题,要能够学会“我对此有三点看法”的思维,能够说3分钟、30分钟乃至3个小时,说3个小时就是专家了;既要能够把3分钟扩展成30分钟,更要能够把30分钟甚至3个小时的用3分钟来表达出来;第三是不管你3分钟说3点,还是说30分钟3个小时,你都要能够关注听众,要他愿意听,乐意听,听了还是想。所以,在文本阅读时,我总是要学生先就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来尝试回答;然后就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一起来尝试回答。集中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在三个左右,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言说和表达。
所以,我说:“语文是一场词语密林里的冒险,课堂是一次生命激情中的飞扬,师生是一对生命历程中的守望。”学习语文,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让学生在词语密林中进行一次探险,让生命在对话和互动中飞扬,让灵魂在碰撞与激荡中守望!
(洪劬颉 智慧语文创立者,南京十三中语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