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学校在新课改理念的启迪与指导下,努力实施“以人为本、激励为主、创新为目标”的激励式评价教育,使激励式评价成为师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进取的不竭源泉,全面激活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质量高 服务好 学生满意 家长放心”的大名品牌。下面简要汇报我校的激励式评价的一些有效尝试: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激励意识。
观念的转变是激发学生主体的前提,而学生主体精神的体现则是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学校将教师的激励行为作为激励评价的着力点,将学生主体精神的激发作为落脚点,把两个方面统一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之中。
1、认真学习理论,明确激励式评价的内涵。
激励式评价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实施激励式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生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两年来,我们健全了组织,形成了网络,普及了激励教育、素质教育理论,多次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增强教师参与评价改革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正确地评价学生,促使他们正视挫折,激励奋发。在坚持激励导向的过程中,随着激励式评价效果的逐渐显现,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从“雇佣军”到“志愿军”,使激励式评价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自觉行动。
2、通过制度调控,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制定了《激励教育评价制度》,从激励的教师行为、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四个方面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要求教师树立“激励成功”的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做到激活学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方法,丰富师生全方位的有效互动关系,营造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并从学生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方式、参与的状态、参与的品质、参与的效果等六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改变了传统的以教论学的方法,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3、借助情感体验的内化,推进教育理念的实施。
更新观念是知、情、意、行的交互过程,观念的转变最终是通过内化实现的,而情感体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访万家、送真情”、评选“十大明星教师”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学校每学期都大力举行“师德教育月”活动,开展与特困生、学困生结对活动。尽管学校的工作十分繁忙,学校干部教师都要针对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午休、下班后、双休日乃至节假日进行家访,尤其是对特困生必访,了解他们的所困、所需,做到及时帮扶。通过礼节性家访、专题性家访、补课性家访、帮教性家访、责任性家访等多种形式的“爱心家访”,使众多家长被教师的诚心、责任心和爱心所感动,同时丰富了教师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推进教育理念的实施。
4、通过评价实践活动,促进教育理念的升华。
组织教师开展“激励评价案例”的撰写、征集、研讨、讲演等系列活动。教师们在撰写、宣传案例的过程中、深入改革实践,积极学习理论,进行情感体验,加速了理念的升华,而且典型的教育案例又以其具体、形象、生动的事实为根据,将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融于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促使教师从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二、多方启动,拓展渠道,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在实施激励式评价时,我们通过营造激励氛围,采取“三个结合”的方式,围绕着“处理好三个关系”这一核心,依据“低小勤快”四字工作方针,创出了一条新路,使激励式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1、创设氛围,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
构建以人为本、博爱和谐的育人氛围,确保孩子们健康主动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分享被尊重和理解的权利,让每一个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孩子分享被尊重和理解的权利
激励式评价是架于师生心灵间的桥梁,适时的大面积的评价学生,才能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关注,分享被尊重与理解的甜蜜,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化。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一小部分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受到冷落,因此,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号召全体教师身体力行,努力做到“实施激励式评价,让每一个孩子得到被尊重与被理解的权利”。
老师们始终坚持“教育均等性”原则,把激励式评价遍施每位学生。无论是智商低的亦或是性格低调的孩子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例如,二年级一班的小超智商低于70,面对这被教育家称为“星星孩子”的智障儿童,班主任陈老师没有放弃,而是用心呵护,耐心诱导。每当小超读课文时,老师总是鼓励他:“别着急,老师和你一起慢慢来读。我们会读得更好。”每逢周末,陈老师还会专门给他开办朗诵会,让同学们如潮的掌声,化为他迈步前进的动力,树立信心的保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思维,竟常常在某些方面超出一般学生,连续两年语数成绩均达优秀等级。家长惊喜万分,送来了锦旗和一封封感谢信,道不尽感激之情。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激励。对低年级孩子的激励以精神鼓励为主,用微笑、抚慰、点头或亲切的语言进行,并且持续不断;对于中年级孩子,我们努力为他们搭建受激励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从中获得自信;针对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生长的时期,心理的敏感程度相当大的特点,我们采取与他们民主、平等交流,用真实诚挚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健康成长。
多一把衡量的尺度,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老师们正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每个孩子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
·营造氛围,让每个孩子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了校园环境,在室内外张贴了激励标语,悬挂激励展牌,令大部分孩子都沉浸在成功与被赏识的喜悦中。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开办了“象棋、歌咏、舞蹈、绘画、剪纸、书法”等活动小组,定期活动,并要求教师要及时给予孩子激励评价;比如“他这方面行,你那方面行”、“相信你是最棒的”、“肯努力就一定行”等,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孩子发展的近期目标,使孩子们在教师的激励评价中,明确奋斗方向,努力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六年级一班的莎莎作文水平一直平平,一次家访中,语文吕老师发现在她家简陋的居室里,珍藏着很多书,吕老师抓住这个契机,随手拿起一本《儿童文学》,问道:“莎莎,你觉得里面的文章怎么样?”“写得真好。”“你有没有想过,哪天自己的文章也会在上面发表?平时你的作文写得挺流畅,只要肯努力,你一定能行。”老师的话让莎莎的眼睛亮起来。此后,莎莎经常把自己的小练笔给老师看,教师也耐心的指导、为她修改,并不断对她提出更高的要求,莎莎的写作水平日渐提高。去年夏天,在青岛市举行“童眼看世界”征文比赛,她一举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她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多次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吕老师适时运用好激励式评价,针对学生的实际,施以动态的评价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处理好“三个关系”,使激励式评价落到实处
所谓“三个关系”:一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即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又能够保障他们身心健康;二是高质量与低负担的关系,即如何运用激励评价提高教学效率,又能真正减轻学生身心负担;三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如何能在有限的时空激励个别学生健康成长,又能够顾及全体,不放弃一个孩子。
围绕这三个关系的研究,学校开展了“激励式评价”的研究与革新。学校首先为每位教师下发了《激励教育应知应会六十条》等理论手册,促使广大教师能够活学活用激励教育的相关理论。
其后,学校围绕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开展了“你能行”主题活动。活动的宗旨是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运用激励式评价,既能激发学生全面成材,又能因材施教;既能高效完成育人目标,又能减轻学生负担;既能学业有成,又能培养学生完美人格。“你能行”活动始终遵循五句话:相信你自己,才会“我能行”;别人说你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儿行,他在那点儿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一定行;你若今天行,明天才能行。每位教师亲自为自己的学生“把脉”,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久而久之,激励式评价使教师们科学地处理好了“三个关系”,使学生能够乐学、善学。与此同时,教师还把精彩的激励式评价填写在《激励卡》上,把激励用语送进家庭,让家庭也感受到孩子的进步与成功。
3、努力遵循“低小勤快”四字方针,使激励式评价收到成效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教师们用“低、小、勤、快”的激励式评价理念来教育孩子,激活学生内在的潜力和积极向上的能源。
所谓“低”指起点低。我们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儿童实施激励评价时,一定要做到低起点,从最低的一个层面去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为孩子打开成功之门。
所谓“小”指的是小目标。即教师们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每个人的近期发展目标,目标要小,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并在每次评价中去激励学生向目标前进。
所谓“勤”指的是“勤评价”。每位教师应针对孩子的不同进步“勤”评价,这样就抓住了教育时机,强化了学生进步的心理需求。
所谓“快”指的是“快反馈”。教师应在评价后马上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征询,了解学生被评价后的状况,以便调整下一步的评价目标。
教师们在对每一个儿童实施激励评价时,总是从最低的一个层面去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为他们开启成功之门。其次,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近期发展小目标,并在每次评价中不断激励他们向目标前进。而后,再针对孩子的不同进步抓住教育时机 “勤”评价,强化学生进步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及时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征询,了解他们被评价后的状况,以便调整下一步的评价目标。老师们以深情的关注,贴心的爱抚,兴趣的引导,不倦的教诲,触动学生心灵的敏感部分,点燃他们“我能行”的信心和斗志,激励学生内在的潜力和积极向上的能源,使孩子们获得自信,快乐成长。
4、实施“三结合”工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激励式评价”与德育、家庭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促使学生提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在德育各环节、各层次都要求教师永远不对学生说“不”,同时为家长们做讲座,发喜报、激励卡等,引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学会激励评价;自2000年夏,学校又开辟了班级文化角专栏,专门刊登优秀的激励语;同时班级内部、班与班之间都广泛使用激励用语,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 使激励式评价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校把激励式评价作为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门的金钥匙。学校开展了“自主队会”活动,教师鼓励广大队员自主参与,自主设计队会内容,在开展“自主十分钟活动”过程中,许多队员在教师的激励下,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比如五、三中队自主举办的“十分钟辩论会”以其新颖的设计、独具匠心的辩论语言打动了师生的心,为孩子们的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架设评价沟通的桥梁。
将原本归属学校、教师的评价权扩大化,让评价工作渗透到每一个教育个体,形成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网络,让每个人在参与中品尝评价与被评价的双重喜悦,使评价成为落后者前进的帆、争先者超越自我的动力。我们为一、二年级学生精心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册,每本记录册由学生随时携带,封面上有学生的班级、姓名、照片,有以“我是一名小学生了,我要做到……”为表达形式的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记录以周为单位使用,采用随时发现、随时记录的原则,每周内容包括四栏“老师眼中的我,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伙伴眼中的我,我对自己说。”此记录册是我校多年来所进行的激励评价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它的使用成为沟通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与教师情感的一道桥梁。
·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将仅限于学习、劳动、守纪等方面的评价扩展到学生特长、个性、创造等更为广阔的评价领域,在不同方面发现孩子的优势,使每个孩子都尝试成功的喜悦,以其长克其短。如,在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中,家长们写道:今天家里来了客人,能主动倒水。老爸很高兴。今天早上没有赖被窝,真勤快。教师在成长贺卡中写道:祝贺你,你学会了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相信你的将来一定会更加出色。在这本小小的记录册中,记录了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留下孩子成长发展的足迹。
三、坚持要领,遵循原则,激励孩子快乐成长
两年的实践工作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可贵的启示,激励式评价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时时刻刻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并时刻引领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跋涉攀登。
1、坚持七字要领,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七字要领:明、细、严、活、新、常、实——即评价目标要“明”、评价工作要“细”、评价尺度要“严”、评价方法要“活”、评价形式要“新”、评价反馈要“常”、评价效果要“实”。并提倡家校合一的评价机制,提倡评价不再是一顶高帽、一双小鞋,或是千人一面的画像,而真正成为个性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评价要像一股暖流,以鼓励为主;要像一座路标,给同学指引方向;要像一幅肖像画,体现个性;要像一个起跑器,催人奋进。
2、遵循四条原则,切实发挥激励实效。一是目的性原则:即在实施激励式激励式评价时教师要有目的性,要能摸清学生的近况和动向,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针对性原则:即实施激励性激励式评价不能滥施于人而应抓住孩子与众不同的优点进行褒奖,同时抓住弱点加以鼓励,使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灵活性原则,激励式评价的实施过程要遵循“低小勤快”四字方针,灵活变动,以点滴进行促进全面提高;四是科学性原则:激励式评价一定要讲究科学性,不能无目的的随意评价,应严格遵循孩子的心理需求加以激发诱导,适时而准确的激励式评价以其独特的育人魅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3、实行代币制,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将即时评价与代币制合二为一,采用“对号+三章”的方法批改作业,采用“激励+期望”的语言撰写操行评语,采用“激励印章+激励评语”的方法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学校出资为每个班级刻制了涉及到主动探索、积极合作、个性创新、互相关爱等五个方面的评价小印章,以供教师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随时评价。每位家长也准备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印章,对孩子在家中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随时评价,而同学之间采用画小笑脸的形式进行评价,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我们还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每月根据学生得印章的多少颁发成长贺卡,举行隆重的“激励伴我成长——成长贺卡颁发仪式”。由校长亲自把贺卡发到学生手中。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重视发掘每一个孩子的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每月得贺卡的同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年底学校根据贺卡的多少评选“大名十大明星”。这种评价形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激励式评价,把教师的关爱送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感受和积极主动性,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激励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满怀信心的去改正不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四、人本领先,赏识激励,迎来累累硕果
我们用爱心呵护一个个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用真情激励一个个孩子拥抱成功。多给孩子以关注,多给孩子以赏识,多给孩子以激励,多给孩子以成功,让激励式评价成为他们寻求自己快乐和人生价值的指南针,帮助他们及其家人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拾幸福,感悟人生。
随着时光的推移,激励式口头评价已在我校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培养了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激发了学生敢于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自信心;融洽了师生关系,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师德修养及教育教学能力,带动了全校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尝试,激励式评价已在我校处处开花,全校近六百名学生中有一百多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一百多人次荣获区级以上荣誉称号。学校五十名教师中有16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级论文比赛中屡创佳绩,十几位青年教师在市区基本功比武和优质课评选中折桂,有13人被授予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学校获得50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并在区持续发展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跃居榜首。学校出版了《激励教育个案集》、《激励式评价个案集锦》;创办了《评价你和我》校刊和班刊,在市北区小学教师激励式评价征集活动中,两次共收录了我校教师的激励式评价16篇。这质的飞跃,无不折射出激励评价的光芒。
开展激励评价改革已经走过了近两个年头,我们深刻体会到:成功的改革必须明确指向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成功的改革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成功的改革最终取决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真抓实干。一方面把激励评价置于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激励评价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巨大作用,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教育是一项未来的事业,评价机制的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激励式评价的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全体“大名人”,将以高昂的姿态迎接挑战,以超常的魄力,同舟共济,谋求发展,以“激励成功”的教育,“亲情无限”的服务,奉献给家长,奉献给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