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嘉兴家教网www.0573yyjj.com
文章作者:嘉兴家教中心
编辑时间:2011/12/30
爱是美德的种子,是理解的别名。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可是从教二十多年,我却发现当前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事事以“我”为中心,认为大家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感受不到父母、长辈、老师、朋友的付出是对他们的爱。他们心里只有自己,在家为所欲为,对父母和长辈更谈不上关心;在学校除了对老师有所顾忌外,其他的人根本没放在眼里,对集体不关心不热爱,还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对祖国,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冷漠。而当他们遇到一点点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脆弱和偏执却令人震惊。
如何开展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可接受的“爱心教育”,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领悟“爱”的真谛,并转化为他们自觉、自愿的“爱”的行为呢?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的、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老师和家长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作为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明白爱的真谛,我们应该经常在班上召开爱心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记得我曾用这样一个故事教育学生:相传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浅显的故事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无论自己身在何地,都有两个人始终占据在自己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一生去爱,那爱可以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任何的回报……这就是父母的爱。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爱,是有助于人和谐完善的一切因素中的核心力量,爱是人内心高尚的友善,而家庭是爱的教育的起点。”因此,我们除了在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外,还要将家庭作为爱心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家长视为教育的重要合作者。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班级沙龙、家长园地等途径向家长宣扬爱心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让家长懂得对孩子实施爱心教育,绝不能无原则的放纵,“过分满足孩子的享受,会破坏感官的安宁,产生各种不信任及粗暴行为等后果。”并倡导家长言传身教,着力营造爱的氛围,不断强化孩子的分享观念及分享行为,引导孩子明白爱是一种双方相互承担、相互给与的一种责任。让孩子主动服务自己和家人,从“我为父母过生日”“为妈妈洗脚”“今天我当家”等小事做起,学着爱父母长辈,分担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身边感受爱、学会分享爱。
爱是人性中最基础的根基,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有了传承大爱、发扬互爱的着力渲染与铺垫,日复一日的熏陶,爱的种子便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破土而出,但这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如何让孩子学会展示爱、表达爱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还须设计一项项爱心教育活动。如今,通过活动,爱心教育已化作甘霖,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爱在孩子们心间萌发。
“爱心小天使”们主动帮同学补落下的功课,主动要求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同桌,对班里的留守儿童献爱心,在同学生日时送上精美的卡片。节假日,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一起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们,为他们送去鲜花和水果。献上精心编制的节目,让老人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环保小卫士”们组织起“环保特色小队”,主动维护校园卫生,哪怕是一片树叶也要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们在校园周边、在社区清除“城市牛皮癣”。呼吁同学们少用一次性物品。
“绿色小使者”们向辅导员老师提出“人人种植一棵树”活动的构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做出了详细的策划,将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老师、家长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设法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爱他人,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份最真挚的爱的情感。
上一篇:
庆祝元旦-2012年元旦庆祝大会讲话发言稿
下一篇:
2011我们一起做的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