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嘉兴家教网
文章作者:嘉兴家教
编辑时间:2010/12/27
必修1检测试题
宝石中学 杨建萍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峥嵘zhēng 游说shuì 桂棹zhào 博闻强识shī
B、百舸gě 攒射cuán 桀骜jiéái 长歌当哭dāng
C、颓圮pǐ 跫音qióng 偌大ruò 相与枕藉jiè
D、忸怩niǔní 青荇xìng 弄堂nòng 挥斥方遒qi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碟血 执拗 游目骋怀
B、流觞 嘻笑 撰写 殒身不恤
C、形骸 惺忪 横亘 冯虚御风
D、和霭 蹒跚 安详 横槊赋诗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B、他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C、王浩的相貌颇“土”,脑袋很大,剪一个光头,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
D、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采取坚决措施 重特大森林火灾频发之势。
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娃娃抓起,针对儿童特点用形象化的教育模式 孩子的心智,这样的道德教育确有必要。
③喀麦隆足球明星罗杰米拉今天正式成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并做出以自己的影响力宣传艾滋病在非洲危害性的 。
A、遏制 开发 许诺 B、遏止 开启 许诺
C、遏制 开启 承诺 D、遏止 开发 承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B、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C、今年“十一”国庆节,我去北京旅游,竟与五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在故宫萍水相逢,真是太让人欣喜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曾被批评,我认为是正确的。
B、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公司赞助建造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舞台,在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精心施工和设计后,于今日宣布交付使用。
C、黄河在东进的路上造成了广阔富庶的黄河中下游平原,给黄皮肤的中国人留下了栖身之地。
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在21世纪末将从地球上消失。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废墟是课本,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1)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2)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3)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4)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5)因此,废墟是手段 (6)因此,营造是手段
A、(1)(3)(5) B、(2)(4)(6)
C、(2)(3)(6) D、(1)(4)(6)
8、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⑴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感情的。
⑵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⑶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⑷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⑸其实不然。
A、⑴⑸⑶⑵⑷ B、⑷⑴⑶⑸⑵
C、⑶⑸⑴⑷⑵ D、⑵⑷⑸⑶⑴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江思等。他一生共创作诗歌103首,数量虽少,影响却很大。1927年,《雨巷》发表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
B、《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向太阳》、《光的赞歌》等。
C、王维,字摩诘,精通书画音乐,曾为大乐丞、右拾遗,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佑丞。王维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外他的散文也很有特色。
D、赋是中国文学中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楚辞体,流行于唐宋,有诗的韵脚,崇尚铺张扬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后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行,烧绝栈道。后破项羽,大定天下,封功臣,乃封张良为留侯。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引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①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何身者,子房有焉。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
注:①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善之 善:认为……好
B.秦将果畔 畔:通“叛”背叛
C.秦兵竟败 竟:最终
D.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 食:吃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B.①封功臣,乃封张良为留侯 ②访之,乃羲之也。
C.①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②顾安所得酒乎
D.①其智可知也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祖先为韩国人,且世代相韩,韩为秦所灭时,张良曾不惜千金为韩报仇。后追随汉王,屡献奇策,帮助汉王攻入咸阳,使秦王子婴投降汉王。
B.作为一个谋士,张良料事如神,他从秦将是“屠者子”推断出“易动以利”,并让沛公“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真如张良所料。
C.由于汉王分封功臣时有失公正,“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以致有些军吏想相聚谋反,幸亏张良及时献计,让汉王封平生最憎恨的雍齿为什方侯,才平息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叛乱。
D.无论是秦朝末年还是汉王平定天下之后,张良都为汉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被封为留侯,但张良却“置荣利而不顾”,辞官归隐,以致吕后也感慨“何至自苦如此乎”。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张良(子房)虽然通晓事理,但却打算跟从神佩交游,这也未名太虚妄怪诞子。
B.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告诉人们应如何对待功名富贵,这对今人依然有借鉴意义。
C.作者充分肯定张良(子房)功成身退、淡泊功名荣利的做法,并认为张良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壑智之人。
D.作者认为,为人臣者面对功名富贵要有正确的态度,否则就有可能招致“系狱”乃至杀身之祸。
三、(23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2分)
(2)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令,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3分)
15、默写(4分)
⑴ ,正如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
⑵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⑶ 鹰击长空,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初夏行平水道中
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
①此诗是诗人晚年闲居期间所写。诗中首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②诗中第三联“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沿着下面几句话(选自一个中学生的习作)的思路、讲究一点幽默,续写两三句话, 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小段落。(3分)
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
18、按照句子的语意和句式特点在横线处进行仿写。(6分)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 ;是理想土地中的两朵小花,是 。没有友谊,生命之树就会在时间的涛声里枯萎;没有友谊, 。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庭梅野鹤
程习武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 天的风雪。
苏庭梅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俊逸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再着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么,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
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19.(1)知县的青纱小轿为什么在苏庭梅的眼中变成了“一面炫目的旗帜”?(2分)
(2)小说为什么要写知县两次来请苏庭梅?(2分)
20.苏庭梅要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并且在梅花前站了三日三夜。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21.苏庭梅最后理解了辛野鹤的画的用意,那么辛野鹤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分析。 (4分)
22.试分析本文开头、结尾的艺术特点。(6分)
五(40分)
23、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角逐主要是实力的较量,谁更具有实力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你以“实力”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27分)
1. C (博闻强识zhì 长歌当哭dàng 弄堂lòng)
2. C(喋血 嬉笑 和蔼)
3. C(联大前加破折号)
4.C(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控制。针对心灵用开启;开发,指利用。“承诺”比“许诺”词义重一些。)
5.D(A.“耳提面命”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格,句中误解为严厉凶狠;B.“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本句中的意思不是说试验已经失败了;C.“萍水相逢”应为“不期而遇”。)
6、C(A有歧义B、“施工和设计”逻辑顺序不当,应改为“设计和施工”。D、缺虚词,“如果”后应添加介词“对”)
7. D
8. B
二(12分)
10.D(食:给……吃)
11.C(A何:为什么;怎么。B乃:于是、就;是。D其:他的;自己)
12.D
13.A
三(23分)
14.(1)如果士兵不听从,那一定很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的时候攻击他们。(2)人有生有死,就好比晚上过后一定早晨一样,自古及今,本来就有人能超脱这个常规而独自生存下来。
【附文言文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到陈涉等起义的时候,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归属沛公。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认为他说得很好,经常采纳他的计策。后来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攻打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生意人容易用利益来使之动摇希望沛公暂时坚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了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领贵重的财宝去引诱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乘他们懈怠时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在巴、蜀地区做王。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一边走一边烧毁了栈道。后来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分封功臣,于是封张良为留侯。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谈说。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候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呢。”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要反叛呢?”留候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怨恨有仇的。现在军吏们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些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忧愁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情绪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留侯常称说:“我家世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以后,不惜万金资产,为韩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列侯爵,这是一个百姓所能达到的富贵的极点,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世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了辟谷、导引、轻身养生之术。适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候。
臣司马光说:人有生有死。就好比晚上过后一定是早晨一样;自古及今,本来就从未有人能超脱这个常规而独自生存下来。凭着子房的通达事理,完全知道神仙之事是虚妄荒诞的;然而他想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他的才智从这可以知道啊。面对功名富贵,是为人臣者最难处理的。像高帝所称赞的,只不过三杰罢了。但淮阴侯韩信被杀,萧何被关进监狱,难道不是因为功名富贵到极点但还不知道满足吗!所以子房以神仙为借口,丢弃人间的事,把功名看成身外之物,对荣华利禄不屑一顾,人们常说明哲保身的人,子房是一个啊。
15. 略
16.①首联以诗人议论提起。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壮志未酬,被迫闲居的感情。)
②选取了水、林、莺、草、蝶等意象。构成了初夏季节莺语声声,蝴蝶翻飞的热闹美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17.【说明】考查语句的扩展能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扩展的语句,能和前面呼应,语意完整即可。略举几例
①……这“吃”是“遭遇”“承受”,由身体而至精神;吃请、吃回扣,则身体精神兼而有之,中国的语言形象,也够厉害,当吃不当吃,还真要想一想。
②……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
③……“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秀色可餐”,人美、景美,赏心悦目,以“餐”代之,清丽可人,要是译成外语,岂不吓坏了我们的少男少女?
18.例: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宏章中的两个音符。心灵之壤就会在季节的变奏里荒芜。
四、(18分)
19.(l)“青纱小轿”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帜”有指引、召唤作用,苏庭梅在县太爷第二次光临后已经心动,把“青纱小轿”比作“炫目的旗帜”,表现了县太爷的光临对苏庭梅的影响之大。(2)通过“清官”来映衬主人公苏庭梅。两度进村,既是对苏庭梅的考验,又显示了他的出众才华,还表现了它的傲骨和高洁的品行。
20.苏庭梅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踏人仕途有违自己孤傲清高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却又有助于改变困难的家庭和报答县太爷的识才之心。
21.画以牡丹,改“庭”为“廷”,隐喻在朝廷为官有如大红大绿的牡丹,俗艳至极。劝苏庭梅保持高洁的品行。不要到朝廷为官。
22.开头用倒叙的写法,突出故事矛盾的焦点:主人公此刻站在仕途与艺途的岔路口,这样写起强调中心的作用。结尾用篇末点题的写法,点明在仕途与艺途的选择中,苏庭梅的一个顿悟使他和辛野鹤一起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上一篇:
高一语文试卷(人教版)
下一篇:
高一语文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