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嘉兴家教网
文章作者:嘉兴家教中心
编辑时间:2011/1/17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十一月份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熨帖(yùn) 感喟(kuì) 针砭(biān) 亘古不变(gèn)
B.窥视(kuī) 炽(zhì)热 蕴藉(jiè) 良莠(yǒu)不齐
C.攻讦(jié) 衣袂(mèi) 胸脯(pú) 饿殍遍野(piǎo)
D.哺(pǔ)育 模(mú)样 天籁(lài) 面面相觑(q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那种没有公心,不敢仗义执言的人,我以为是可以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的。
B.统领盟军的瓦因斯将军警告说,尽管外国极端分子正在离开伊拉克“寻找另一片沃土”,但他们也可能卷土重来。
C.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我保证:作为企业的一员,不管企业遇到多大困难,我一定同心协力,鼎力相助,决不袖手旁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本省人口问题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B.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专家认为早恋不会因为跳集体舞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跳集体舞就不会发生。
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如果没有通过WGA验证,XP用户开机进入系统后桌面背景将变为纯黑色,用户虽然可以重设背景,但屏幕每隔60分钟将再度变黑。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题。(5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20字)(2分)
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20字)(3分)
5.请在下面《执著》的短文空格内填上跟上下文相称的词语,使之与内容相一致。(4分)
执著的故事不老,有女娲补天,有夸父追日,有 ① ,有 ② 。
执著的人物不死,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 ③ ,有面壁静修的达摩,有 ④ 。
执著的佳句不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有“衣带渐宽终不悔”,有“不指南方不肯休”。
执著是殚精竭虑,义无反顾。驰心旁骛,见异思迁的人执著不了,而执著不了的人也成功不了。执著,一阕永无休止符号的进行曲。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奉封事①,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
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②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
后章仕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日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
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③。 (《汉书•卷传七十六》)
[注]①封事:古代臣子上书奏事,防有泄密,用袋封缄,称为封事。②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多用乱麻、草编织。③三王:指王尊、王骏、王章三人。
6.对下列加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毁中书令石显 毁:抨击
B.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非:不是
C.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 独:难道
D.章小女年可十二 可:大约
7.下列都能直接表现王章“刚直不阿”性格的一项是(3分)
①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②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
③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④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⑤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⑥召见,言凤可不任用,宜更选忠贤。
⑦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
A.①②⑦ B.①③⑥ C.④⑤⑦ D.③④⑥
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章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学创作做了官,他担任谏大夫时因和陈咸一同参奏中书令石显被免官,直到汉成帝时他才被王凤举荐重新录用。
B.王章虽然被帝舅大将军王凤所举荐,但他不满王凤专权,不巴结亲附王凤,并借皇上召见自己的机会进谏皇上另择贤能之臣辅政。
C.王章在长安求学时期,处境困顿,衣食艰难,身体多病,和妻子诀别时伤感哭泣。遭到妻子的痛斥,其妻激励他在逆境中崛起,足见其妻贤良。
D.王章曾直言王凤不可辅政遭到王凤陷害,最后落得命丧监狱、妻子儿女迁居合浦的结果,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蒙受了冤屈而同情他。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
▲
(2)平日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
▲
(3)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
▲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①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
▲
②“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出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⑴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⑵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予的喜悦。
⑶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掬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⑷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丐裹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⑸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⑹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⑺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⑻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人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讨乞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⑼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本事。你说的那些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⑽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
⑾我说,这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之前,难道还要雇侦探,查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甩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⑿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⒀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⒂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厢,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⒃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选自江苏美术出版社《高中语文阅读欣赏》高三卷)
12.第⑷节中“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有什么含义? (4分)
答: ▲
▲
13.第⑷小节划线部分描写老乞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
14.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4分)
答: ▲
▲
15.联系本文,简述你对“坦然走过乞丐”这种做法的看法。(6分)
答: ▲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体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语言是心灵的桥梁
周伟东
精神的堕落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一个时代的语言,除了偶尔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以外,再也了无新意;如果生活中的对白都成了白开水,报纸上的社论成了死教条,作家失去了想象力,学生的作文干瘪得像公文,主谓宾的搭配陈旧如生锈的链条;如果在这个时代里不再有人写文学性很强的信件,指望这个时代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怕是痴人说梦了。
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此为网络为文之道。缺乏思索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时下大是流行的BBS文章的苍白便逐渐暴露了出来。原本试图通过BBS用中文的砖石架一座思想的风雨廊桥,让寻找情感彼岸的人们内心有所宣泄、寄托和自得的满足,而最终却只能是贫血、低智、啰嗦、车轱辘故事……
语言的贫乏本质上是心智的贫乏,而心智的贫乏下的倾听与阅读就如同遥望风景时却满眼都是凡夫俗子呆滞的表情。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而那些BBS文学中随意创作信手拈来的语言文字是否就是思想就另当别论了。
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上隽永的话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仅将语言视为一种载体,试图将语言从思想中剥离出来是可笑的。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奥妙的中文,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赖于某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保存,惟有语言可以口口相传,并进入灵魂深处,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线索。当然,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层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毕竟,语言的对象是物。物质世界的嬗变,古典生活器具和生存方式的流逝,也必将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语言和传统的进化是历史必然。然而纵观时下作家语言之邋遢,学者文句之夹生,又教人如何能够对眼下这些时髦文本产生文化上的信赖?很多人认为21世纪里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却不知长此以往,丧失了民族智慧的中文将如何孕育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化又将在哪里着陆?
真正好的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五四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谁能说没敞开思想不表达情感?那些精微奥博、深透劲锐、惊心动魄之作,大都善于从文言中获取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而使人获得启迪的深思和激进的力量,时代要有生机,语文要有新意,否则山水人文转眼都老得优雅不起来了,也就失去生机失去生命。
留住文字的绿意也罢,为红袖文化招魂也罢。我却总以为从语言中能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从语言的酒窖中伊始发酵出中华思想的醇绵。就从个人而言,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流露涌动的情感,精炼的句读背后,潜藏的正是睿智的心神。
16.“语言是心灵的桥梁”,下列说法不宜作为论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
B.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
C.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
D.真正好的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如果缺乏思想,缺乏激情,即使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也依然显得苍白。
B.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思想不必仰仗理论”,意思是说,理论常常以一种僵化的模式干扰思想的火花迸发。
C.五四时期的许多经典佳作其实都是从文言中获取了“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
D.在作者看来,能够体现心灵睿智的语言应该具有精确、真实和精炼的特点。
18.第4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相比,他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不相同的。语言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6分)
▲
19.作者认为语言的贫乏会有怎样的结果?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6分)
▲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过他和他养的猫。
严文井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面,却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情,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她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屋内能见着的唯一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
注:严文井(1915-2005),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16.有人问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之间的关系,对严文井的非正面的回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
B.只有拥有孩子一样的眼睛、心灵、幻想和浪漫,才能写出童话。
C.作者认为动物有时比人还伟大,所以不喜爱小动物,就不可能写出童话。
D.作者的回答揭示了两者的关系,是他可贵的童趣和柔和的美感的真实写照。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借用“一口井”的比喻,赞美了严文井以作品和人格魅力滋润读者的心灵。
B.严文井“刻意被权力边缘化”,既写了他在文革中被夺权,又写出了他主动远离权力,和恶势力正面交锋,表现了文人应有的气节。
C.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写到“归来的燕子”,表现了这位老人在生命的尽头,仍保持着浪漫精神和乐观态度。
D.结尾写到树下埋着严文井的爱猫,与开头相照应,又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18.为什么严文井要画那幅自画像?(6分)
▲
19.请概括指出严文井的“柔和”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
七、作文(70分)
20、请以“重新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十一月份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附加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3)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节选自《论语•微子》)
【注释】(1)长沮、桀溺: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以称“沮”,称“溺”。(2)耦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3)耰: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
(1)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这一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愿望和思想?(5分)
二、名著阅读(15分):
1、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为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5分)
(2)"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
三、文本材料的归纳与分析(15分):
有学者指出,长篇小说量多质差,“繁”而不“荣”,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所占的比例,一直徘徊在百分之一二左右,大量的是可出可不出、可看可不看的半成品、“膨化”品,还有不少次品、赝品,总之是泥沙俱下,相当芜杂。从生产环节看,出版运作越来越市场化是症结之一。“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它的长驱直入使文学出版的路子更为宽广了,但随着市场运作与媒体炒作的日益深入,在长篇作品的出版领域,“市场化”的规则渐渐地代替了“文学化”的原则,“市场”这只看不见又无所不在的手,既把一些名家的新作打造成赚钱盈利的利器,又使一些新手的习作成为追名逐利的敲门砖。利润的杠杆,已成为长篇出版运作中的潜规则。从创作方面看,作者的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引向了“实用”、“实惠”和“实利”。一些作者,包括一些名家,在市场的种种诱惑之下,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用种种方式去屈就市场乃至迎合市场,甚至表现得相当地急功近利。他们一方面适应着市场使自己的写作“提速”或“变味”,一方面又待价而沽,吊人胃口;有的一年能写两三部长篇,有的光有个书名就签了合同,有的一部作品非一百万元不卖。这样他们就心甘情愿地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从小说的创作者变成了“市场”的合谋者。从出版界看,现在各个出版社都把抓原创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出路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造成长篇小说创作低迷的一个原因。加之出版商也在抓“原创”,这就超出了作家应有的创作能力。众所周知,长篇小说的创作有一定的规律,也有一定的限度,不管这些一味去抓,就构成了一种“强加”、“强制”行为,甚至是“催化”、“膨化”行动。这样的抓“原创”,对于文学创作的良性发展来说,并不具有什么积极意义。
1、 造成长篇小说量多质差原因有哪些?(6分)
2.如何看待文学出版的市场化?(9分)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十一月份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C(A.熨帖yù B.炽热chì D.哺育bǔ)
2.B(“同日而语”,多用于否定场合,并常用于不同时间事物的对比;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鼎力相助”是敬词,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3.B(A应为“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应为“晚年的袁枚” D.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虽然用户可以重设背景,但屏幕每隔60分钟将再度变黑。)
4、①研究反馈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或“研究反馈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2分)(缺少“研究”扣1分)②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3分)(如答:反馈频率和成绩提高成正比例关系,得2分)
5.(每空1分,共4分)①②处示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西天取经;③④处示例:闻鸡起舞的祖逖、程门立雪的杨时、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三顾茅庐的刘备、一心报国的陆游
二、文言文阅读:
6.B(非:批评,反对。)
7.D
8.A(错在三处:“擅长文学创作”,文中的“文学”是“文献经典”的意思;“一同参奏”,原文中的“毁”应是抨击;“被王凤举荐”,王凤举荐前已被重新录用)
9、①现在你身体得了疾病,处境困顿(不堪),不想着如何激励自己(走出困境),反而哭哭啼啼的,(你是)多么浅陋!
②平常监狱里呼喊囚犯(姓名),(连我父亲在内的)那数字一般到九个才停止,今天到八个停止了。我父亲一向性情刚强,那先死掉的那一个一定是我父亲了。
③他死不是因为他的罪行,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遭受冤屈而怀念他,把他和当时的王尊、王骏一起称为三王。
三、古诗鉴赏:
10.(1)(4分)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或渲染:以猿啼、客散、暮色等景色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 ②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 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 (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出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 ②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背诵:
(1)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4)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2.乞丐们总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等公共场所(1分),借助“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瘫软地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他人在同情之后给予施舍的效果(1分)。这样做,于城市而言是破坏形象的事情(1分)。作者这么说,表达了她对此做法的否定。(1分)
13.划线部分写出了乞丐的贫穷和病态和孱弱;(2分)呼应上文所写的对乞丐的畏避态度;(2分)同时也引起下文,为朋友的举动以及作者的议论张本。(2分)
14.⑴朋友认为老乞丐阻碍了通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⑵朋友不能判断出老乞丐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⑶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她认为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⑷朋友反感那种轻易地以头触地、不尊重自我的做法,认为那样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如果施舍是助长这种不良之风,与自己善良的愿望相悖。(答对3点给4分)
15.赞同这种做法:
⑴街头乞讨的确影响城市形象;⑵当街乞讨或者展示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路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压迫和威胁;⑶街头乞讨滋长了乞讨人对个人人格的看轻,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效果;⑷街头乞讨也给不法分子利用乞丐骗钱留下了可能;(答对3点给6分)
否定这种做法:
⑴救苦救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漠视苦难的人内心无法“坦然”;⑵不是生活极度困难或者生理残疾无法自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放下人格去街头乞讨;⑶城市的形象应该体现在人人有饭吃,有难大家帮上,而不是为了表面形象而回避乞丐的存在这个事实;⑷我们国家的民政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人又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去乞讨;(答对3点给6分)
六、选做题:
【甲】
16.C 17.B
18.(1)语言不是依赖物质才能保存,它可以口口相传。
(2)但是,物质世界的变化,也会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6分,每点3分)
19.(1)语言的贫乏带来心智的贫乏。
(2)语言的贫乏使中国文化缺乏思想。
(3)语言的贫乏使语文失去生机。(6分,每点2分)
【乙】
16. C
17. B(“恶势力正面交锋”无中生有,下文的检讨书表现其韧性的战斗精神,而且正面交锋也不符合他柔和的特点。)
18.(1)作者自画像,嘴和脸都扭曲了,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扭曲压抑的象征;
(2)也表现了他勇于正视过去、剖析自己的精神;
(3)他担心自己的回忆录会伤害别人,用这种曲折的方式严肃地反思文革。(6分,每点2分)
19.(6分) 爱用“柔和”这个词;对妻子久远深沉的爱;善于发现诗意和美;乐于助人;怕因伤害人而不随便写回忆录。(答对4点即可得6分,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1点得1分)
七、作文
1、【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本题的审题难度不算太大,细看题目,这是一个偏正结构式的短语,中心词是“出发”,限制语是“重新”。据语法结构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的题眼是“重新”。弄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好好的理解题目中的各个词语的意思。“出发”是指“离开原来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重新”的意思是指“再一次”,“从头另行开始(变更方式或内容)”。根据对题目各个词语词义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立意:重新向目标出发;收拾心情,重新出发;调整心态,重新出发,等等。其中写到出发,而重点突出“重新”的为切合题意,而两方面都写到,但重点不够突出的,为符合题意,只写“出发”或“重新”的为基本符合题意。
在展开思路时,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重新出发”,“怎样重新出发”这两个问题中选取一个问题作为展开论述的角度,把“为什么”或“怎么样”的理由想清楚,这样中心就有了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寻找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模式,就可以写成一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的文章了。
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章字仲卿,是泰山巨平人。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化知识做了官,不久就升任了谏大夫的职务,在朝廷里他因敢于直言进谏而出名。汉元帝初年,他被提拔做左曹中郎将,和御史中丞陈咸很友好,一同抨击中书令石显,后被石显陷害,陈咸免了死罪却遭受了髡刑,王章也被免去了官职。汉成帝即位,征召王章担任谏大夫,接着升任他担任司隶校尉,大臣和皇亲国戚们都敬畏他。王尊被免官后,替代他职务的人不称职,王章被选为京兆尹。当时皇帝的舅舅大将军王凤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王章虽然曾被王凤举荐,但他仍批评王凤独断专权,不亲近依附王凤。恰逢又发生了日食,王章上书奏报封事,皇上召见了他,他进谏说王凤不可以再继续任用,应该重机关报挑选忠诚贤能的人来辅政。皇上刚开始接受了王章的进言,后来又不忍心辞退王凤。王章因此开始被王凤怀疑,于是就被王凤陷害,得了大逆不道的罪名。这件事记载在《元后传》里。
当初,王章还是学生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只有他一人和妻子居住。王章得了疾病,没有被子盖,只好躺在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中,哭着与妻子诀别。他的妻子愤怒地斥责他说:“仲卿!京城中那些在朝廷里的达官贵人(的才学)有谁能超过你?现你身体得了疾病,处境困顿不堪,不想着如何激励、振作自己走出困境,反而哭哭啼啼的,你是多么浅陋啊!”
后来王章做了官,等到做京兆尹,一次他又要向皇上上书奏报封事,他妻子再一次阻止他说:“做人应当知足,难道你就没有回想当年睡在牛衣里哭哭啼啼的时候吗?”王章说:“这不是你们女人能懂的事。”奏章于是就送上去了,不久王章果然被关到廷尉府监狱里,他的妻子和儿女都被捉拿关押。王章小女儿年龄才十二岁,夜间起来哭叫着说:“平常监狱里呼喊囚犯(姓名)。(连我父亲在内的)那数字一般是数到了九才停止,今天数到八就停止。我父亲一向性情刚强,那先死掉的一个人一定是我父亲了。”第二天询问情况,王章果然死了。他的妻子儿女都被迁居到合浦。
大将军王凤死后,他的弟弟成都侯王商又担任了大将军辅佐皇上处理日常政务,他禀告皇上让王章妻子和儿女回到故乡泰山郡。王章的家属都健在,已经因困采买珍珠置办了价值几百万的巨额家产。当时萧育担任泰山郡太守,让王章的家属赎回自家过去的田宅。王章做京兆尹才两年,他死不是因为他的罪行,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遭受冤屈而怀念他,把他和当时的王尊、王骏一起称为三王。
【文科附加题答案】
一
(1)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思想(或积极的入世思想)。
【译文】
长沮、桀溺两入并排耕地。孔子经过他们那里,派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道;“那个手拉疆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正是。”长沮便说:“那他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是。”桀溺便说:“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动荡不安,你和谁在一起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那避开坏人的人,何不跟着彻底避开乱世的人呢?”说完便继续埋头耕作而不理子路了。
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把他们二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惘地感叹说:“既然不可以和飞禽走兽同群,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改变它了。”
二
1.A B
A 项中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应为巧姐;B项,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2. (1)答:曹操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三
1.(共3点,每点2分,共6分)
(1)长篇小说的出版运作越来越市场化,利润的杠杆,已成为长篇出版运作中的潜规则。
(2)一些作者,包括一些名家,用种种方式去屈就市场乃至迎合市场,从小说的创作者变成了“市场”的合谋者。
(3)各个出版社都把抓原创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出路之一。
2.参考答案:(学生的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每一个角度3分,共9分)
(1)文学出版“市场化”了,那么文学出版的路子也就能更加宽广些。
(2)一些名家,之所以表现得相当地急功近利,正是受“市场化”规则的影响。
(3)所谓作家写作的“变味”,正是因为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本卷来自嘉兴育英家教网http://www.0573yyjj.com)
上一篇:
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
2008-2009年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